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阅读>>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正文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3年8月
索书号:I292.12/2324-2
馆藏地:航空港校区&武侯校区&民族文字阅览室
《江格尔》是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史诗,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它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经过历代人民群众,尤其是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江格尔奇的不断加工、丰富,篇幅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最后成为一部大型史诗。迄今国内外已经搜集到的共有60多部,长达10万行左右。《江格尔》的故事曲折动听,语言朴实无华,故事里的人物为捍卫自己美好家园而浴血奋战的精神和可亲可敬的形象,使史诗获得了代代相传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创作背景】
《江格尔》产生于蒙古社会还不发达的氏族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阶段。这部史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传说江格尔是奔巴地方的首领乌宗·阿拉达尔汗之子,从七岁开始,他就建功立业,兼并了邻近四十二个部落,被臣民推举为可汗。
以江格尔为首领的勇士们用他们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不断战胜来自周围部落的入侵,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相亲相爱的和平生活。但是这引起了江格尔的仇敌的嫉恨。史诗围绕着抢婚、夺财、强占牧地展开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从中我们可了解远古蒙古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习俗、政治制度等诸多方面。
【主要内容】
《江格尔》是由数十部作品组成的一部大型史诗,除一部序诗外,其余各部作品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独立成篇。其中,有些作品在故事情节方面有一定的联系,但大多数作品的情节互不连贯,这些作品很难找出它们的先后顺序。贯串整个《江格尔》的是一批共同的正面人物形象。
《江格尔》的故事繁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三大类作品,即结义故事、婚姻故事和征战故事,以后一类故事最为常见。
【艺术特点】
《江格尔》作为一部长篇英雄史诗,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如描写圣主江格尔,反复辅叙了他苦难的童年与艰苦的战斗经历,把他描写成了众勇士的榜样、头脑和灵魂,人民的希望,是宝木巴繁荣昌盛的象征。
《江格尔》通过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生动的艺术形象,描绘了洋溢着草原生活气息的风景画与生活图景,体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在艺术风格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江格尔》的民族性还表现在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
【传承意义】
《江格尔》以其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在蒙古族文学史、社会发展史、思想史、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江格尔》是蒙古民族文化的瑰宝。
武侯校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16号 办公室电话:028-85522401 航空港校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航空港临港路二段 办公室电话:028-85708669
推荐浏览器:IE8.0以上 推荐分辨率:1024*768